top of page
KongED2

【專訪】首位華裔加拿大國會上議院議員利德蕙女士 肩負使命迎難而上 改寫加拿大國歌

文:學之 |圖:https://viviennepoy.ca/

 

利德蕙女士(Vivienne Poy)生於香港,來自香港四大家族之一利希慎家族,父親是利銘澤,母親則是利黃瑤璧女士。利德蕙女士於1959年前往加拿大讀書,於1998年被委任為首位華裔加拿大國會上議院議員,2003年獲頒多倫多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並被委任為第31任多倫多大學校監,成為首名華裔校監。

 

利德蕙女士接受《港ED》專訪,分享由香港走到加拿大的歷程,以及她的人生經驗。


生於香港   半生定居加拿大

利德蕙女士分享:「我18歲來加拿大,到現時經已十分習慣。剛到埗時作為新移民,要適應亦不容易,不同的生活習慣、天氣和社會制度。幸而來自香港多元文化的背景,加上父母的圈子,過去亦有機會接觸不同國籍的人,所以能夠順利融入加拿大社會。」

 

利德蕙女士於1959年到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留學,後與伍衛權(Neville Poy)組織家庭,於1981 年創立時裝公司 Vivienne Poy Mode,設計、製造和銷售高端針織品;並於 1997 年獲得多倫多大學歷史系碩士學位,並以利氏家族為背景,出版《築橋》和《利氏長流》兩本著作。


1998年利德蕙女士走上從政之路,可以說是人生的分水嶺。

 

「接受總理委任時,我是加拿大首位華裔國會上議院議員,加上是女性,又沒有任何政治背景,過程相當不容易。我常常說要learn to survive in Ottawa。我個性不怕艱難,而且勤奮、願意學習新知識,深信定下目標定能做到。雖然壓力不少,但如果我做得不好,就影響往後其他華裔成為議員的機會,所以一定要做得好。」


不畏挑戰   改寫加拿大國歌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鼓勵年輕人入伍,加拿大將國歌歌詞中的一句改為:True patriot love in all thy sons command。利德蕙女士認為國歌必須包括所有界別,包括女性,故由2001年開始倡議將歌詞改為:True patriot love in all of us command。


利德蕙女士曾兩度向參議院提出修訂國歌歌詞,該法案在參議院已獲得一致支持,可惜因為政府改朝換代或人事交替而一再擱置,未能三讀通過。

 

「為了修改國歌歌詞而進行了很多工作,可惜兩次都需重頭開始,後來Stephen Harper政府上任,當時我完全沒有任何支持。眼見原來的方法行不通,我就改變策略,轉而將法案交予保守黨議員Nancy Ruth接力。可惜她在任到75歲就必須退休,法案三讀未過,唯有將法案再交予 Mauril Bélanger議員。」

 

經過一波三折,於2018年2月,加拿大國會終於三讀通過法案,改寫加拿大國歌歌詞,涵蓋所有界別,真正體現加拿大多元文化。


「我深信只要有心有目標,堅持下去,定能達成目標。擔任公職最重要的是並非為了個人利益和名譽,而是以加拿大國民整體利益為首。只要用心為社區服務,別人定然看得出來,也會肯定你的貢獻。另外就是要善於建立人際網絡,樂於與不同人合作,遇到困難時要靈活變通,才能成功。」

 

利德蕙女士在加拿大國會任職 14 年,於2002年提出另一項動議,聯邦政府正式確認,每年的五月為亞裔文化月(Asian Heritage Month),讓加拿大人更瞭解和尊重亞洲文化。於公務退下後,她仍然活躍於公眾活動,直至近年才稍為減少。


勿以善小而不為   鼓勵年輕人成為未來政治領袖

利德蕙基金一直關注青少年教育、醫療等社區服務,利德蕙女士謙稱「係好細嘅基金,幫人嘅嘢樣樣都有做」。

 

亞裔家庭比較保守,往往要求子女勤力讀書,勿出頭。利德蕙女士並不認同︰「年輕人『唔好怕事』,一定要多出去了解社區,以做義工開始,拓展人脈和圈子,切勿局限於自己身處的小圈子,要學懂與不同的人相處和合作。

 

「如果要擔任領袖,必須要lead by example。絕不能『講一套做一套』,否則就失去別人的信任。」

 

利德蕙女士感慨加拿大在社會公平和文化融合方面今非昔比,1980年代相對能真正做到多元文化,現時反而因著種種原因不同族裔分散分裂。她認為,加拿大要做到social cohesion,國家整體才能得益進步。而要做到融合,必須由下而上,由每一位公民帶頭做起。


利德蕙女士曾著書《通向希望之地》(Passage to Promise Land: Voices of Chinese Immigrant Women to Canada),探討華裔移民婦女從二戰至今,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移民崎嶇路。她並不認同現時加拿大對國際留學生 Study Permit 的政策︰「將國際留學生的審批減少,我認為是不對的,因為教育對加拿大整體發展和經濟至關重要。年輕的留學生完成學業後,成為專業人士,才能留在加拿大貢獻社會。」

 

寄語居加港人

「我希望香港人都喜歡加拿大的生活,因為我自己很享受加拿大的生活。雖然與香港時有連繫,但加拿大是我的『屋企』。希望香港人都能視加拿大為『屋企』。」

 

後記:「我嘅屋企」

生於名門,是壓力,還是動力?於訪談中,利德蕙女多次形容自己「勤奮學習、不怕艱難」。她親善而率直,性格柔中帶剛,言談中她瞭解新來加港人的艱難,也鼓勵大家要努力拓展人脈和圈子,盡力融入。她個人由香港走到加拿大的故事,也許折射出不少居加港人的歷程,由起初的過客、到努力落地生根,到及後有機會為社區出一點力,終有一天能視加拿大為「我嘅屋企」。 

 

延伸閱讀

University of Toronto Libraries利德蕙議員文獻資料

收集了利德蕙女士於1998年至2012年間在加拿大國會上議院服務的演講、檔案記錄、研究論文和書籍。

 

關於加拿大國歌《O Canada》

《O Canada》於1880 年首次演唱,於1980 年被宣佈為加拿大國歌。由Calixa Lavallée作曲,法文歌詞由Adolphe-Basile Routhier 撰寫。英文歌詞有多個改編版本,而 1980 年採用由Robert Stanley Weir 於 1908 年撰寫的英文版本。2018 年立法通過將原本的「True patriot love in all thy sons command」修改為「True patriot love in all of us command」,真正體現加拿大多元文化。

77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