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KongED

第十四期 2021-12-11

已更新:2021年12月11日

Click here 到目錄


 

目錄

** 可click點擊顏色鍵直接進入相關內容**


編輯的話


人權日特稿

  • 未竟之路不止一條 -- 抵抗後《國安法》時代的極權瘟疫

  • 港版國安法廢了香港人權法

愛聞

  • 4成愛城市民支持凍結增加物業稅

  • EPS 引入911eye 虛擬軟件處理非緊急報案

  • 愛城轉移4000噸Yard Waste 減輕堆填區負荷

加聞

  • 應對武肺新變種Omicron 亞省嚴陣以待

  • 加拿大預購COVID-19 口服藥

  • 亞省推行新的汽車保險索償制度

  • 聯邦政府撥款遏止有害物種破壞國家公園

港聞

  • 立法會選舉投票意欲創30年新低

  • 世界沒有忘記 香港政治人物相繼獲獎

  • 《鏗鏘集》、《頭條新聞》社交平台被刪

  • 社署削撥款NGO或需裁員

世聞

  • Omicron 變種病毒可怕嗎?

  • 多國外交抵制及杯葛北京冬奧

  • 澳洲議會通過人權制裁法 港官或受牽連

  • 民主峰會正式啟動民主與專制政權的對壘

  • 流亡英國羅冠聰成立「香港協會」

  • 倫敦唐人街打鬥,誰是真兇?

  • 美歐就「中國問題」定期對話

  • WTA 宣佈立即暫停所有在華網球賽


新力 ‧ 家評

  • 先使未來錢

娛樂

  • 陶大宇憑《倒轉地球》大翻身大感迷惘

  • 姜濤未必29歲退休

  • 哈利波特20周年哈利 妙麗 榮恩聚舊談感受

副刊

  • 港人加地 -- 香港高中未畢業 遠赴加國扭轉人生

  • 休閒 -- 聖誕燈飾氛圍 I 愛吃才會肥︰是日晚餐 滷肉飯(壓力煲版)

  • 家庭 -- 孩子成才之路 (十三) ︰ 幫助孩子選擇適合的知識

  • 健康 -- 做個加分父母(七)── 憤怒不可怕,如何做個又Calm又Cool 嘅父母?

  • 文化 -- 韓戰 - 被遺忘的戰爭?

  • 異同 -- 人有三急,香港話 VS 英文

  • 輕鬆集 -- 港東話︰你返工嗰陣講過未? I 笑話︰造句

  • 影ED -- 冬日聖誕亮點點

加國Newbie信箱

  • 流動電話及上網、家居網絡咁多間公司,究竟點揀?


分類小廣告/資訊


回首頁

回目錄

 

編輯的話


聯合國把12月10日訂爲「人權日」。第一份國際社會倡導人權的文件 —《世界人權宣言》乃二戰之後,人類經歷了莫大的苦難後,痛定思痛而有的產物。幾十年過去,人類的苦難不但未有終止,連倡導人權的聲音也愈來愈微弱。


可幸,世界還有正義的聲音,國際女子網球協會(WTA) 主席 Steve Simon 願意失去經濟利益,施壓中國,保護女性權益,以實質的行動幫助彭帥。


另外,一名效力Celtic 的NBA 籃球員在宣誓成為公民時,還把自己的名字改成

Enes Kanter Freedom,Kanter 支持解放西藏,呼籲停止活摘器官,早前更敦促國際奧委會放棄明年2月在北京舉行冬奧會。


正義的聲音也來自澳洲,澳洲議會剛通過 Magnitsky人權制裁法,制裁違反人權的人士及實體,期待此制裁法給違反人權的中港高官狠狠打擊。


可惜,侵犯人權的事仍然天天發生,但願意為人權發聲的名人寥寥可數。即使香港有人權法案,但法院或任何人不可以違反基本法,或以香港人權法案作為挑戰理由,國安法變相已凌駕人權法。國安法生效後,香港人的人權再沒保障。


人權與民主像攣生兄弟,由美國領頭正在舉行的民主高峰會就是要彰顯人權,期待會議把人權訊息傳遍世界。藉此人權日,《港ED時報》和大家看看《香港人權法案》是如何遭到侵蝕。我們不要、亦不會忘記那些被政權侵犯人權的香港人,包括身心被傷害、人身自由受限制、坐政治監、被迫流亡的香港人。


為回饋讀者及商戶,本報新開設的「分類小廣告」正免費開放給任何個人/公司作宣傳之用,旨在為社區提供資訊,不收廣告費,有興趣請到下面網頁輸入資料。

https://www.yeghk.net/classified


香港人當然要支持專為香港人辦的報紙,懇請讀者在各大社交媒體 CLS (Comment, Like, Share)。


Website: yeghk.net

Facebook: 港ED時報

IG: kongednews

Email: kongednews@gmail.com


回首頁

 


 

人權日特稿

 

未竟之路不止一條

-- 抵抗後《國安法》時代的極權瘟疫


文:阿波羅 |圖:Aries


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獲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頒發「中國傑出民主人士獎」,正身陷囹圄的她於感言中指香港發生的一切是對世界一個警號,顯示極權可以何種速度摧毀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縱然再不能扮演往昔支援中國民運的角色、不能在圍牆外安全地搖旗吶喊,但也應繼續摸索、開拓新的空間和模式,一起抵抗這場名為極權的瘟疫。


晦暗不明 紅線處處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20年6月30日通過港區《國安法》,7月1日列入《基本法》附件三正式實施。短短數週,中央政府架空香港的立法機關和民意制定法律,香港進入後《國安法》時代。

自此,曾經走上街頭抗議的群眾不再發聲,人人自危。政府逐一「整頓」傳媒機構、教育體系、司法機構、打壓公民社會。47人初選大搜捕、人大改變選舉制度、維園悼念六四頓成罪行、7.1遊行被禁等等。各組織或解散或撤離,政治人物或入獄或流亡。香港一夜之間發生了由外而內的明顯變化。《國安法》不僅是一部法律,更是有力的政治恫嚇工具,也是新時代的意識形態和管治思維。


本文集中探討《國安法》下對言論、學術自由,以及司法制度的各種打壓和控制。


被消失的蘋果


政府通過收緊資格認定、逮捕、行政手法「整頓」傳媒機構。負責「721事件」調查報導的香港電台外判編導蔡玉玲因查冊而定罪判罰、通訊管理局裁定數宗有關香港電台節目的投訴成立。此外,數間傳媒機構的管理層出現人事變動、解僱資深記者、諷刺時政的節目被叫停或部分內容被抽起。


2020年8月,數百名警員進入《壹傳媒》大樓搜捕;隨後多名高層及主筆因先後被捕,包括行政總裁張劍虹丶《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以及集團創辦人黎智英等。創刊26年象徵新聞自由的《蘋果日報》終於2021年6月24日被逼停刊,應驗了當時政界「蘋果過不了7.1」的傳言。最後一份《蘋果日報》頭版標題為「港人雨中痛別,我們撐蘋果」,破紀錄印刷一百萬份。

洗腦從教育開始


國安教育正式上路。教育局引入「國家安全教育日」,並公佈《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中小學教師需參加相關的課程培訓。高中通識教育科因被指過分聚焦政治議題被「殺科」。校內的一舉一動同時飽受政治壓力,教育局在「反修例」爆發以來,共接獲超過269宗與運動相關的專業失德投訴。《國安法》生效後,數名教師因討論港獨而被吊銷註冊資格。


大學高層出現顯著變化:兩位具內地背景的清華大學學者申作軍及宮鵬任命為香港大學副校長;曾赴前線與警員談判的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持續被建制力量起底和追擊;港大校委會通過推翻教務委員會決定,革除副教授戴耀廷終身教席;邵家臻、李靜君和葉蔭聰等多位積極參與社會運動的學者,則被解僱或不獲續約。此外,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向資助大學發出的「優配學額」啟動籌劃信中,將《國安法》教育列為必修納入「宏觀規劃指標」。


公民社會的討論空間在《國安法》恐懼下收縮,自我審查在個人的層面廣泛發生。今次邀約訪問都以不具名受訪為基本條件。


經已遠走澳洲、現於當地大學任教法律的Diane (化名)坦言:「誰也說不準學術界還有多少自由。例如自己出版論文時對某些議題用字會力求中立,既為了明哲保身,也為著不連累仍身在香港的合作夥伴。有仍在香港的舊同事表示,現在教學份外小心。例如,以往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準備予學生的 recommended reading lists 也會擔心會不會被有心人拿來清算?」


Diane過去曾給中學老師教授基本法,她形容以往課堂上大家都議事論事、暢所欲言:「以往很多中學老師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也敢言,後來當然都有所避忌。過去一年多由於疫情改用視像授課,你永遠不知道在鏡頭的另一端有什麼人。無論是老師和學生難免小心翼翼。」


學術空間愈來愈窄,學者只能極力迴避「敏感」議題、避免參與公民社會或發表政治言論。學術本應為社會帶來影響,奈何學者都別無他法需獨善其身,讓知識停留於「堅離地」的學術象牙塔。


法治危機


《國安法》規定「特首指定法官」衝擊司法獨立,外籍法官也成為親北京陣營的攻擊對象。過去一年接連有外籍法官請辭或任期屆滿後離職,包括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施覺民及何熙怡女男爵。於律政司服務25年的刑事檢控專員梁卓然亦離職,2019至2020年間掌管檢控工作的律政司共有33人離職。


法援制度「被完善」:訂立接辦司法覆核個案上限、下調接辦民事案件上限、加強個案管理工作。當中最受爭議的是撤銷刑事案法援受助人提名律師安排,改由法援署長指派律師予受助人,並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可接受提名律師。法援受助人和大律師均憂慮「官派律師」或致審訊不公,削弱基層市民的福祉,動搖法援制度固有根基。


法律界資深從業員Luke(化名)表示:「以往刑事案法援受助人可因應個人情況去選擇相關經驗的律師去處理訴訟,他們有權選擇自己常用的律師,或與自己理念和行事方式相符的律師。法援新制度下,署方若委任其他律師代表,法援受助人則要重新適應和熟習,也有可能出現兩者『唔夾』的情況。」


「民事訴訟案一般都沒有既定的審訊時間表,所以影響不大。但刑事案一般上庭時間較急,如法援受助人與指派律師『唔夾』,有機會影響上庭的準備工作。」

香港加油 心存希望


在後《國安法》時代公民社會視野不清,然而理想未竟,香港人心不滅。套用以香港社運為劇情的電影《少年》所言「縱使徒勞無功,絕不無疾而終」。不論在哪裡,香港人都要留下印記,保留歷史的真相,轉型於不同的時間空間繼續抗爭,負重同行。


誠然抗爭之路不止一條。香港人加油。


回目錄

 

港版國安法廢了香港人權法


圖:Reuters | 文:小泉

《世界人權宣言》由聯合國在1948年12月10日通過,以回應第二次世界大戰「…讓人性良知共憤的野蠻行徑」。通過宣言即承認人權是自由、正義與和平的基礎。以下為大家介紹宣言的內容。


1. 我們天生自由而且平等。我們一生下來就有自由。我們都擁有自己的觀念和想法。我們應該被同等對待。


2. 不要有差別待遇。不管我們的差異是什麼,這些權利是屬於每一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