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期 2022-10-29
到目錄

目錄
** 可click點擊顏色鍵直接進入相關內容**
編輯的話
專輯
全加拿大只有 8 萬幾 Hong Konger?!
愛聞
「禁槍令」或致走私槍械活動急升
冬季違例泊車罰款擬加至$250
連接西mall行人橋延至明年初啟用
加聞
食品雜貨價格飆升 加國競爭局調查反競爭行為
陳智思表弟當選溫哥華市長 親中立場惹憂慮
陸炳雄參選多倫多市長 中共銳意滲透加國政壇
油公司與電車充電商達成協議 擴大充電站網絡
卡城社區變無障礙「萬聖節村落」 殘疾兒童初嘗trick or treat滋味
港聞
「612基金」控方結案陳詞
黎智英國安案 高院准聘英國御用大狀抗辯
香港文學雙年獎獲選3書被取消資格
HKDC網站遭香港局部封鎖 網絡防火牆急速擴展
世聞
報告指親中組織以假訊息戰干擾美中期選舉
報導:二十大後富戶急忙逃離中國
中共海外警署荷蘭站打壓流亡異見人士
新力 ‧ 家評
亞省 - 這裡會是個天堂? (上)
娛樂
籃神閃卡火速換罄 鏡粉怒斥快餐店Marketing員工
Day@COLLAR列車上自拍揭行蹤
「北千手」楊群因膀胱癌逝世
副刊
港人加地 -- 中文學校校長致力教育從未言休 「每顆種子都有收成的機會!」
NUTTEA 《港ED》讀者可享10%折扣
兩地書 -- 寒意濃 官鬥烈
休閒 -- Campbell River 觀三文 | 愛吃才會肥 -- Double Chocolate Banana Muffin
煲劇 -- 天韓地凍會 -- 韓綜︰金永哲的小區走一圈
健康 -- 做個加分父母(三十)︰語言障礙
大加港嘢 -- 感恩節的反思
食 ED -- Rockin' Robyn's — 走進時光隧道嘆早餐😁
輕鬆集 -- 港東話︰呃鬼食豆腐 & 鬼食泥 I 笑話︰ 怪異日記簿
影 ED
加國Newbie信箱
AHCIP不包的醫療服務,有其他醫療保險涵蓋嗎?
分類小廣告/資訊
編輯的話
Hong Konger 這族群第一次出現在202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的少數族裔族群分類報告之上,意義非凡。族群認同與我們對國家、地區、語言、宗教和文化認同都密切相關,Hong Konger 單獨列舉在visible minority by ethnic and cultural origin 中,表示了 Hong Konger 有其獨特的族群及文化特色,其獨特性必需與 Chinese 分辨出來,這亦反映了加拿大這個國家充份肯定多種族文化的價值觀,不輕易把文化特性不同的族群混為一談,這亦有助人民辨別及尊重不同族群的特性,期待 Hong Konger 能在加拿大社區出現得更多,讓更多人知道 Hong Konger 的存在。
講廣東話寫正體字是承傳香港文化的重要載體,今期的「港人加地」我們訪問了 Edmonton 慈幼中文學校校長 Catherine,聽聽她娓娓道出教授廣東話的秘訣。
由於愈來愈多 Hong Konger 來 Edmonton 居住,「港ED文化協會」將推出一系列「講ED」講座,包括「理財系列」、「搵工系列」、「搵屋系列」,詳情請閲內文及密切留意本會 Facebook 。
香港人當然要支持專為香港人辦的報紙,懇請讀者在各大社交媒體 CLS (Comment, Like, Share)。
Website: yeghk.net
Facebook: 港ED時報
IG: kongednews
Email: kongednews@gmail.com
講ED系列 - 理財稅務講座

最近很多新到埗加拿大的朋友,或者準備移民到加拿大的香港朋友,特別關注移民前後的理財稅務處理問題,有見及此,《港ED文化協會》舉辦兩場[講ED系列 - 理財稅務講座] ,而且費用全免。
有興趣參加講座的朋友,請從速報名啦!Google Form 報名表格如下: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JJzRUlYwO_NX4wJ-IKEya93PGfKPmHaB-hLhq2EMih8/edit
《港ED文化協會》招募義工
https://forms.gle/uU1H4ptLkKto8bfN8
專輯
全加拿大只有 8 萬幾 Hong Konger?!
圖:互聯網 | 文:小魚

2021年的加拿大人口普查主題報告陸續出爐,其中最令筆者關住的是關於族群的人口分佈。
以往的人口普查在問及ethnic or cultural origin 的問題時,只有 Chinese 的選項。但由於有團體大力倡議加進 Hong Konger 這選項,令一眾 Hong Konger 在2021年的人口普查得以選擇這族群代表自己。
加拿大統計局了解到關於族群的問題與其來自的國家、地區、語言、宗教和文化都相關,回答者可選一項或多項以代表自己所屬的族群,在2021年的人口普查,在加拿大居住的人口來自450個族群。
Hongkonger 就是 450 個其中之一的族群,那究竟有多少人在 2021 年的普查中填上這個選項?

答案是只有8萬1千人。
經歷過去幾次的移民潮,移往加拿大的香港人總數約60萬人,當中不少回流香港,而回流香港的加拿大人約為30萬人,那 Hong Konger 族群又豈止 8 萬多人呢?
上期的「新力•家評」,作者辛力加已介紹過在2021年的人口普查中,說 Mandarin 的約有 50 萬,説 Cantonese 的約有 40 萬,當然説 Mandarin 的不盡是 Chinese,而說 Cantonese 的也不盡是 Hong Konger ,但也不應有這麼大的差別啊!那我們應如何解讀這數字呢?我們可以嘗試歸納為以下的原因︰
1. 宣傳不足
筆者了解到在 2021 年人口普查中倡議加進 Hong Konger 這選項進行得比較倉促,而且加拿大統計局在正式進行普查前要進行兩次對比試驗,所以是否加進 Hong Konger 這新選項要到非常後期才確實,令至宣傳時間甚短,不是每個 Hong Konger 均知道新加了這選項。
2. 慣性
由於以往的人口普查沒有 Hong Konger 這選項,而且選項超過 400 個,導致回答者慣性選擇 Chinese
3. 族群認同
Hong Konger 這族群認同以 2019 年的社會運動達到頂峰,然而 Chinese中,有一半人的出生地在中國大陸,在香港出生的只有約13%,加上有一半 Chinese在2000年前已移民至加拿大,而最有Hong Konger 這族群認同的 Hongkonger 大多數都只在這兩年才移民至加拿大,雖然數目增長愈來愈多,但在 2021年普查進行時仍為數不太多。
4. 舊移民對 Hong Konger 的族群認同較弱
移民至加拿大的香港人已普遍被籠統視為 Chinese,各大城市有 China Town,看的中文電視台、電台和報紙都是親中的,各地僑領與中領館關係友好密切,香港人或多或少都被統戰去了,不少香港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多過香港人。
即使如此,慶幸的是,只選單項的 Hong Konger 比選多項的多一倍,表示認同自己只是 Hong Konger 的人是極有意識地填寫這選項。
由於人口普查才是頭一回加進這選項,我們對這數字也不要太在意,始終都有第一次,對於倡議加進這選項的團體的努力表示感謝。
隨著在救生艇計劃下,愈來愈多 Hong Konger 移民加拿大,加上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被孤立,而且惡名昭彰,做「中國人」已不是能引以為傲的事,反而被視作惡棍,想必 Hong Konger 的族群認同將愈來愈清晰,而 Hong Konger 和 Chinese 將被清楚區分出來。
愛聞
「禁槍令」或致走私槍械活動急升
圖:True North | 文:Willow

加拿大總理Justin Trudeau於今年初引入C-21法案,即槍械管制法案,禁止進口和買賣槍械。另外,如任何人牽涉家庭暴力或刑事騷擾等,均會被撤消槍牌。此法案將於11月9日生效,旨在驅除社區內的致命武器,保護孩子們的安全。
另一方面,愛城警察局長Dale McFee上周則指出,「禁槍令」不但不能改善暴力槍擊案的問題,反而會導致走私槍械的罪案在短期內激增。因為「禁槍令」會增加購買槍械的成本,提高槍械價格,助長了人們透過非法的渠道進行槍械交易。此外,「禁槍令」還會限制了警方在追蹤槍械來源的能力。
早前多倫多警察副局長Myron Demkiw在今年二月亦提到,多倫多大部分槍擊案中的槍械,大多來自美國。
冬季違例泊車罰款擬加至$250
圖:Edmonton Journal | 文:加文

社區和公共服務委員會週二(25日)討論,擬將違反冬季停車禁制令罰款,由現時$100增加至$250,並會增加處理執行停車禁制令及處理屋主不清理行人道的投訴。執法人員會先發出警告,並在鏟雪當天發出吿票,違反停車禁令的車輛亦會被移至最近的可用街道,如車輛被移離原先停泊地點,車主會被通知。
執法人員亦會打擊沒有鏟雪的行人路,主要針對行人繁忙地區以及有安全問題的區域,例如主要巴士公路、DATS接送區、醫院、老人中心、學校區、體育中心、以及商業和金融中心。
如獲委員會批准,章程將進行三讀審理通過。
連接西mall行人橋延至明年初啟用
圖:互聯網 | 文:珍
連接西mall (West Edmonton Mall)及 170 Street 近 90 Avenue 的行人天橋本來預計今年完成,但工程人員表示最快也要等至明年初才可供市民使用。
自舊行人天橋發現結構不穩,對行人構成危險後,已於2018年停止使用並拆卸。而新的行人天橋外表與 Walterdale Bridge 十分相似,同樣是白色鋼鐵及拱形設計,十分新穎,沒有舊的行人天橋的石屎及鐵絲網,給人更大的空間感,天橋上還設有扶手供人使用。新行人天橋耗資1千萬元興建,西mall同意承擔其中的2百萬元。

橫放在路邊的新行人天橋

已拆卸的舊行人天橋
加聞
食品雜貨價格飆升 加國競爭局調查反競爭行為
圖:Greg Southan/Bloomberg | 文:皇家勁

超市雜貨食品價格以40 多年來最快速度上漲,消費者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加拿大競爭局正展開一項關於食品雜貨行業競爭的研究,從而調查有否涉及反競爭行為,包括行業是否合謀推高商品價格,有否欺騙性營銷、有否價格操縱,甚至是徹頭徹尾的欺詐行為; 目的是推薦政府採取有效的措施,從而改善該行業的競爭。
最新數據顯示,即使最近加拿大的通貨膨脹率回落至 6.9%,但市面上的食品價格仍上漲了 11% 以上,已經連續 10 個月以高於總體通貨膨脹率的速度上漲,似乎非比尋常。
當然,有許多因素促使食品價格急升,包括極端天氣環境、更高的投入成本和暫時的供應鏈壓力,例如當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等。競爭局正就這個問題徵求公眾的意見,市民可以在 12 月 16 日前通過競爭局的網站與該局聯繫。
該局正在嘗試尋求三個廣泛問題的答案:
食品雜貨價格急漲,究竟有多大程度上是競爭變化的結果?
加國可以從其他國家為增加該行業競爭而採取的步驟中學到什麼?
聯邦政府如何降低超市行業進入和擴張的障礙以刺激消費者競爭?
該局期望調查報告於明年 6 月發布,並會附上一份如何解決問題的建議清單。
陳智思表弟當選溫哥華市長 親中立場惹憂慮
圖:同文 | 文:輪

陳智思表弟沈觀健代表親中政黨「優化城市黨」(A Better City)參選溫哥華市長,並於10月15日當選,成為溫哥華首位華裔市長。而溫哥華市議會中十個議席中的七席、公園委員會七席中的六席,以及學務委員九席中的五席均由該黨奪得。
前市長史都華和台裔社區關係良好,並推動與世界城市締交「友好城市」(Friendship City)項目,台灣高雄市原本有望成為首個溫哥華的友好城市。如今親中背景的沈觀健當選市長,令台灣移民憂慮,他將否決與高雄締結成友誼城市的議案,甚至影響加台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