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受訪者提供 | 文:如雲
今期接受訪問的香港《大細路劇團》創辦人 Even 和 Vivian ,剛好來到 Edmonton 作文化交流,他們早前在 Calgary 完成了兩個話劇工作坊。《港ED時報》捉緊這個機會進行採訪,了解他們的加拿大之旅和計劃。
King Sir 訓戒,一定要嘗試過當全職演員
Vivian 和 Even 是演藝學院第四屆畢業生,當年他們的導師鍾景輝先生 (King Sir) 及毛俊輝先生 (毛 Sir)的教導是︰學生一定要嘗試過當全職演員。然而,當年全香港的全職舞台劇演員還不到50人。
和很多同學一樣,Even 畢業後都是做一些 freelance、拍戲、配音等,他還笑說曾做過張學友替身拍戲。當年香港的話劇團只有中英劇團及香港話劇團,直至赫墾坊劇團成立,Even 才有機會在話劇團當全職演員。
Vivian 同樣亦做過一段時間 freelance 後,進入了藝術資源中心(藝術發展局前身)當中文編輯。但她一直不忘演戲,Vivian 終於加入了兒童劇團,做木偶戲。
不要發明星夢吧
Vivian 回想當母親得知她要讀演藝時,就說:「拍戲?不要發明星夢吧!」
母親固然知道話劇演員收入不高,但熱愛演戲的Vivian仍然堅持。是什麼令 Vivian 和 Even 堅持舞台表演呢?
Even 形容舞台劇是透過現場表演,通過一個故事和行動,將道理說出來,令觀眾有所感領受。亦因舞台劇反映着社會和生活,對觀眾有強大的感染力,印象和感覺特別深刻。曾有多年前携同年幼女兒看其舞台劇的家長再度捧場,但帶來的女兒已亭亭玉立,並對多年前觀賞的舞台劇讚嘆不已。舞台劇可觸動人心,亦因此吸引 Even 和 Vivian 以舞台表演作為終身事業。事實上,舞台表演的吸引力,令不少人渴望追求當中的學問,回校讀演藝的不少是事業有成之士,或是碩士、博士生。Even 也在經歷多年工作後,希望回學校進修, 2018年取得導演系碩士畢業。
要做戲給女兒看
1999年,女兒出生,兩夫妻要送給女兒一份最好的禮物,就是做戲給她看,《大細路劇團》由此而生,今年已踏入第24個年頭。
Even 和 Vivian 共同經歷過不同的人生階段,由同學、情侶、夫婦、以至父母,演戲時無需多練習已有默契,再加上另外三位拍檔,一個兒童劇團就這樣誕生。他們不是在冠冕堂皇的大劇院表演,而是開着一部貨 van ,5人坐前道具在後,好像吉卜賽人一樣流動至各小學、幼稚園及院舍巡迴演出。疫情前每年的演出已超過 400場,除帶給兒童娛樂外,更藉戲劇感染兒童,豐富其生命,成人亦重新發掘遺忘已久的童真。《大細路劇團》專注兒童劇藝創作,以獨創的半面具表演形式,發展「多士妹系列」,而「兒童文學系列」則推廣閱讀,以加深下一代的文化內涵 ,培養更多愛思考的觀眾。
海外交流,增廣見聞
近年,Even 參加過不少海外交流活動,以觀賞者身份分別參加過卡加利及温哥華的 International Children Festival,亦以義工身份親身了解兒童節的營運,也到訪過蘇格蘭愛丁堡,參加當地的藝穗節,之前曾到卡加利香港文化節(執導 莊梅岩小姐的《法吻》) 進行讀劇演出,去年11月中亦再度在卡加利進行的【創意戲劇工作坊】。
Even 和 Vivian 今年的計劃,是希望把一個關於環保的舞台劇《小海螺與大鯨魚》帶到加拿大,不單止在 Edmonton,Calgary,Vancouver 及 Toronto 演出,更希望能有機會在 Edmonton 推出戲劇工作坊,以及參與 Fringe Festival。
樂天知命無難事,兒戲知足又何妨?
為了生活,不少讀演藝的同學早就放棄轉行,莫說要自立門户創立劇團。《大細路劇團》已成立 24 年,不可說風平浪靜,尤其早期對行政財務等工作不太擅長,政府的撥款機制改變對戲團也構成壓力。歷盡各種困難,Even 仍然表示,自己試過做全職舞台劇演員,又可以以劇團養到自己及家庭,已心滿意足,亦是最大的成就。
知命,知足,似乎就是 Even 和 Vivian 二人的信念,亦因此敞開了一條不平坦但豐富多彩的「兒戲」大道,把舞台劇的精髓灌注兒童心靈。
期待他們在加拿大的演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