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KongED2

一場飯局.一篇序文.兩個香港魂

羅恩惠


袁天佑牧師離世前一週,我們還在互通信息。他的抗癌自述寫了差不多兩年,這次總結化療、放射治療、標靶藥物等方式均無效,寄往美國的基因排序配對藥物亦落空。看似治療無望,寫來卻是雲淡風輕。文末提及會停止治療兩個月,期待睡眠質素改善,調息後再上路。未幾卻被突如其來的「突發性腦出血」奪了性命,享年七十一歲。來去如風,對誰都措手不及。


李怡先生及袁天佑牧師在一年內先後離世,兩位熱愛香港、深耕細作的前輩走了,對港人是巨大損失。借此一角記下我主催的一場飯局,及後李怡替袁牧《走進時代的信仰2.0》一書寫序的緣由,以資惜別。

2017年8月12日,李怡及袁天佑首次會面。一個月後,袁牧請李怡為新書作序。

傳媒人與牧者的距離


雖然同在一個城市,彼此都為信念堅持了幾十年,但李怡與袁天佑並無交集。香港靡靡之音充斥著各個角落,假基督之名行惡的政客很多,神職人員亦不少。李怡曾經撰文狠批這惡俗風氣,難免對教會職能失望。


袁牧二〇一六年退下循道衞理聯合教會香港堂主任牧師崗位後,積極在臉書上分享講章,他形容:「穿上西裝不會變高層,返了教會不會變好人」,這兩句話被傳誦千里。袁天佑又記下光怪陸離:「過去幾年,香港出現一個怪現象,不少人士參政,高舉自己是基督徒。『是否當官,聽從上帝旨意』、『上帝叫我參選』、『天堂有我的位置,因為我做好事』、『建制派是上帝給予我的政治角色』。」


二〇一七年三月,六七暴動紀錄片《消失的檔案》開始在社區巡映,從中文大學博群電影節首映、崇基神學院及宗文社放映,我才有機會認識關心社會的教牧及機構,亦是這機緣認識袁天佑牧師,及時任崇基神學院院長、歷史學者邢福增教授。


從反國教運動、佔領中環及魚旦騷亂,教會對社會重大事件噤若寒蟬。直至反修例運動教牧團及信眾站在前線唱Sing Hallelujah,緩和示威者及警方對峙之張力,外界對基督徒才改觀。袁天佑服務的灣仔教會位於軒尼詩道東西區交通要衝,有「紅磚禮拜堂」之名,是重要地標。過往遊行從維園到灣仔,再下來就是中環,許多市民都會進入教會借用洗手間。猶記得教堂外的空地,常有團體在那裡派發飲用水,為市民打打氣。二〇一四年九月廿八日,警方施放八十七枚催淚彈後,成百上千示威人士湧入教堂地庫、活動室及洗手間。紅磚禮拜堂不純粹方便遊行人士,二〇〇九年教會對面的維景酒店因豬流感封閉,袁天佑亦借出教會讓警方設立臨時指揮中心。


二〇一九年反修例運動,遊行市民都要經過金鐘。著名建制教會向外公告,逢遊行日必將門戶關上,生怕市民內進惹來麻煩,紅磚禮拜堂卻總是開放。九月廿九日「全球反極權大遊行」,我在現場採訪。防暴、速龍及飛虎隊蜂擁而出大抓捕,下午在金鐘道一帶瘋狂發放催淚彈。記者根據錄影統計,每一分鐘約射出二十發催淚彈,拘捕了五十三人,其中「陣地社工」許麗明被控襲警,其餘五十二人被控參與暴動,都在這一分鐘內發生。當天吸入的催淚煙特別多,黃昏進了紅磚教堂沖洗眼睛,義務救護員眾多,特別感激教會雪中送炭,讓我們稍息。

2019年9月29日,香港堂外防暴見黑衫青年馬上搜身並進行拘捕。
當天是主日,晚堂崇拜在沒有詩班下如常舉行。

一場飯局衍生出一篇序文


李怡一九七〇年一月創辦《七十年代》雜誌社,歷經廿八年,《九十年代》月刊於一九九八年五月劃上句號。一九九五年《蘋果日報》創刊,李怡開始寫專欄,曾任論壇版主編,撰寫社論、小評及「世道人生」專欄,直至報社被關閉,是華人地區最資深評論人之一。二〇一七年八月,我組織了一個飯局,讓李怡先生認識袁天佑牧師、梁永善牧師及邢福增教授,跟好朋友王永祥作陪。

一場三小時的飯局,李怡對敢言的基督教牧者及歷史學者多了認識。

袁牧事後憶述:「幾小時閒談,看見李先生的博學。但是他謙厚隨和,更重要是他對時代的銳見和關懷。」袁天佑在聖保羅書院接受基礎教育,一九七四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除了宗教書籍,袁牧購入最多的,就是由李怡撰寫的時評及散文。成長於認祖關社的火紅年代,袁對時事的關注比許多教牧人員深刻。


邢福增教授是歷史學家,帶來了《從認同到重新認識中國》,李怡思想轉變的文章合集,索取簽名。李怡去年十月逝世後,邢教授在政大近代研究所圖書庫,找到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九年《文匯報》,李怡在左派陣營寫的文章,還有給女兒作的詩。


這場飯局令李怡對基督教牧者多了認識,一個月後袁天佑講章結集,邀請李怡賜序。當時距離李生重陽節回加拿大拜祭亡妻只有兩星期,臨行前還要為《一分鐘閱讀》錄音,日程很滿。李怡不願意隨便寫,一是不答應,若答允就要看完全書才寫。最後,李怡寫下《不一樣的心靈觸動》,談年輕時閱讀小說《復活》的體驗,談信仰,並鄭重推介袁天佑的《走進時代的信仰》。

2018年12月袁牧出版《無力的時代,有力的信仰》,筆者代送書。圖為趕稿中的李怡。

後來書出版了,袁牧再次聯絡李怡並親自送書。李生感念,這年代講究禮數的人很少了。李怡去年十月在台灣病逝,袁天佑以「強權永遠不會壓倒真理,黑暗從來沒有勝過光」懷念李怡先生。感慨失去一個真正愛國,愛香港及年輕人的長者。


李怡寫的書序,形容關心社會事務、備受尊敬的袁天佑牧師,深研基督教義,卻自稱「對信仰也只是尋道者,也是個罪人」。許多神職人員,都與社會政治議題保持距離,他們也許想突顯宗教的神聖地位。袁牧師卻以《聖經》教義、以基督徒愛心,關注幾乎所有香港的社會和政治議題,也不迴避教會、宗教領袖和教徒在政治污染下的取向。


兩位深受港人愛戴的前輩惺惺相惜,相濡以沫。李怡的最後歲月,從兩次心臟手術存活下來,拼盡最後一口氣留下《失敗者回憶錄》,要告訴港人及其下一代曾經美好的香港是甚麼樣子。袁天佑七月六日說要暫停治療,拖著病體卻沒有暫停講道。他們的靈魂不論走了多遠,都是不折不扣的香港魂。

2019年12月8日,筆者採訪期間路過紅磚禮拜堂,與袁天佑牧師留影。
2018年10月,《無力的時代,有力的信仰》出版,袁天佑寄語「生命會消失,檔案留永存」。

(圖片由作者提供)


原刊於 2023年7月28日,《時代論壇》1874期。本刊獲作者及《時代論壇》同意授權轉載。


50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