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力家評】亞省獨立之真相

  • KongED2
  • 6天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圖: Global/CityNews | 文: 申力加

每年7.1居住在加拿大的香港人都會有種兩極的情緒,一方面是加拿大國慶日,加拿大各城市都有大型活動普天同慶,香港人也感謝加拿大給予我們一個機會,可以在一個擁有民主自由,而不須帶著恐懼生存的國度中重新建立生活;另一方面,7.1卻是香港主權被移交中共之日,因歷史問題香港人從沒機會主宰自己未來,導致香港人現在需要漂泊在海外全球各地生活。但居住在亞省今年心情更為複雜,亞省獨立公投的話題山雨欲來,很難避免不去反思作為亞省省民以及加拿大國民兩重的身份,那個更為優先和更為重要的問題。


近來很多香港人移民到亞伯達省,初來報到其實並不會立即熟悉並熱衷於政治,一開始也以為亞省和加拿大其他省份的文化差不多。移民來亞省定居的決定,原因不外乎因愛民頓和卡加利也算是比較大的城市,租金房價比較合理又有華人超市,聽說鄰近洛磯山脈風景好等等。但當新移民居住了兩三個月後很快便會被關於亞省的其他資訊「洗腦」,例如亞省因出口石油而比其他省份富有,又沒有PST (省消費稅) ,亞省省民收入高而且要財政上補貼其他省份,教育醫療比較好等等。

香港人移民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拒絕下一代被天朝大國吹噓洗腦,但亞省的情況卻是現實。新移民也很快感受到這種屬於亞省的自豪感,亞省連續十一季出現跨省移民正增長便是最好例證,反而溫哥華和多倫多所在的省份跨省移民數字卻出現了負增長。亞省覺得自己管理得井井有條,財政一向量入為出通常都有盈餘。相反聯邦政府財政年年見紅,近年來立法愈來愈離地,長期只照顧加拿大東部票倉利益。這一代香港人最能感受到什麼是劣幣驅逐良幣,問題是劣幣往往覺得自己才是良幣。而且世事弄人,通常劣幣都有著制度上不公的優勢來打壓良幣。換個場境放在加拿大,這就是亞省省民現在的心情。


所以雖然香港和加拿大隔了一個太平洋,但社會議題卻有著相似之處,身份問題永遠都存在。古代的人類活動範圍小,壽命又短,身份認同可以縮小到以「村落」為單位。現代的人類可以快速走遍全球,一生中可以有多重身份,有些是與生俱來的,有些是大環境轉變而獲得的。在加港人的身份可能為「香港人」、「華人」、「中国人」、「BNO英國人」 、「加拿大人」,現在還要加上「亞伯達人」和「魁北克人」等。而支持獨立與否,事實上是自身上覺得那個身份比較重要,文化行為上更加符合那一個描述。權力往往會強調「自古以來」來對人情感勒索,但身份應是自我認同得來的,人最重要是忠於自己,緊守自己的價值觀。


請收看我們以下 YouTube 節目楓SHOW港愛城了解更多關於亞省獨立議題的討論:


Comments


©2025 by 港ED時報 KongED New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