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教師工潮的實際影響

  • KongED2
  • 1天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圖: Reddit/ | 文: 申力加

ree

亞伯達省最近爆發了近十年來規模最大,歷時三週的教師罷工事件,涉及全省超過46,000名教師與教育工作者,影響了超過70萬名學生的學習。亞省教師協會(Alberta Teachers’ Association, ATA)的訴求包括薪資調整以追上通膨並與其他省份持平;改善工作條件:包括減少班級人數、聘請更多支援人員(如教育助理、心理輔導員);保障教育資源:反對進一步削減教育預算,要求穩定的年度撥款增長;尊重專業自主:要求教師在課程設計與學生評估上保有專業決策權,減少政治干預。


筆者不在此每個細節去分析要求是否合理,但覺得教師要走到罷工這一步,當中必然有著積壓多年的不滿。況且移加港人對於加拿大社會的工潮已經習以為常,之前也已經有加拿大航空罷工,以及加拿大郵務員的「輪迴」罷工等。但無論如何,這次老師罷工對於小市民的影響確實要比之前兩次為大。


首先,有年幼學童的家長並不是每位都可以在罷工其間立刻找到合適的托兒方法的。雖然省府對於12歲以下的學生每天發放了30元的「支援津貼」,但事實上全省突然湧現數萬名學童在尋找托兒所或「罷工特別活動」的空缺,對於家長也是一種折騰。不過大家身為「打工仔」,家長們或多或少也會體諒老師罷工的決定。但無可否認有不少家長在罷工期間,需要向公司申請特別安排,甚至使用自己的年假作為解決照顧在家學童的辦法。另外最受影響的一群是12年級的學生,因畢業成績需要用作申請大學之用,停課打亂了學習進度外,也令省統一文憑考試取消,影響了某些學生的呈分策略。


ree

工潮經歷了三週後最終於10月29 日落幕,亞省政府最後使用了「儘管條款」  (Notwithstanding Clause)  的法案來強制教師重返工作崗位。此方法最大後續影響是開了剝奪工會罷工權利的先例,使亞省其他工會也人心惶惶,各工會更聯合起來威脅要發起全省大罷工。但筆者今次的重點不是分析法理上的對錯,而是分享身為家長的感受。停課已經有三週,學童也不能無止境失去學習時間,大多數家長實在對復課是感到欣慰的。


這次工潮後,省府最低限度承諾了教師四年內最少加薪 12%,未來三年聘用 3,000 名新教師 與 1,500 名教育助理,以及成立「班級規模與課室複雜程度」工作小組蒐集課堂數據並進行監督,對筆者來說這也算是合理的回應。如果教師只因細節而令工潮再拖延下去,工會未必會繼續獲得大眾支持,而省民對於政府的處理也會失去信心,其實對於各方都再沒益處。現在雙方在幾個回合後交手後,教師的待遇提高了,教育資源也承諾會增加,省府也使用了它的行政主導權結束工潮,家長在工潮後也沒對其中一方有更偏激的討論。筆者希望這將會是工潮的一個社會平衡,大家最後打和,Super!

©2025 by 港ED時報/港ED文化協會 KongED News/EDHKCA

bottom of page